冰冷刺骨的山泉水浸透了杜南风单薄的破衣,激得他浑身一颤,牙齿不受控制地咯咯作响。
瀑布的水流比他想象的要急,冲击力也更大。
他瘦小的身躯在水中摇摇晃晃,必须用尽全身力气才能稳住,一点点向着那瀑布后方隐约可见的幽暗洞口挪去。
水声轰鸣,震耳欲聋,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响。
视线也被倾泻而下的水幕模糊。
他咬着牙,心中只有一个念头:进去!
必须进去!
终于,在几乎耗尽最后一丝气力时,他猛地向前一冲,穿透了水幕,踉跄着摔进了山洞之中。
外面震天的水声顿时变得沉闷,仿佛隔了一层厚厚的墙壁。
洞内光线昏暗,只有从水幕透进来的些许微光,映照出嶙峋的洞壁和潮湿的地面。
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苔藓、湿土和某种陈旧木质混合的奇异气味。
杜南风瘫坐在地上,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,冰冷的衣物紧贴着皮肤,带来阵阵寒意。
但他顾不上这些,激动和期待让他暂时忽略了身体的极度疲惫与不适。
他挣扎着站起身,眯起眼睛,努力适应着洞内的昏暗,小心翼翼地向前探索。
山洞初入时颇为狭窄,但行不多远,便豁然开朗,出现一个巨大的洞窟。
洞顶有缝隙透下天光,虽不明亮,却足以视物。
首先映入眼帘的,是一张石床,一张石桌,几张石凳,皆打磨得颇为光滑,只是积了厚厚的灰尘,显是久无人迹。
他的目光迅速扫过,最终定格在洞窟一侧。
那里,立着一座与人等高的玉像。
借着微弱的光线,杜南风看清了那玉像的模样。
这玉像乃白玉雕成,栩栩如生。
身上一件淡黄色绸衫微微颤动;更奇的是一对眸子莹然有光,神采飞扬,仿佛活人一般,正含情脉脉地凝视着他……不,是凝视着某个固定的方向。
即便早知剧情,亲眼见到这巧夺天工的玉像,杜南风仍感到一阵心神激荡,仿佛要被那眸光吸了进去。
他连忙定了定神,不敢多看,顺着玉像目光所向之处望去——那里地面平整,似乎并无异样。
他走到那片空地,蹲下身,用手仔细摸索着冰凉的地面。
果然,在靠近墙根的阴影处,他摸到了一处极其细微的缝隙,勾勒出一个近乎完美的圆形。
他心中狂喜,用力按压,那圆形石板纹丝不动。
“需要跪拜……”他想起原著中的描述。
杜南风没有丝毫犹豫。
对于曾经在现实世界卑微求存、受尽病痛折磨的他而言,尊严早己是奢侈品。
他双膝一软,朝着玉像的方向,恭恭敬敬地磕下头去。
一个,两个,三个……当他磕完第N个头,正欲抬头时,只听“咔哒”一声轻响,身旁那块圆形石板猛地向下陷去,露出了一个黑黝黝的洞口,一股陈腐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杜南风强压下心中的激动,探头向洞内望去。
下面似乎是一个更小的密室。
他摸索着,小心翼翼地滑了下去。
密室不大,其中放着一张小小的石桌。
石桌上,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卷卷帛轴。
尽管年代久远,但保存得相当完好。
杜南风的心脏砰砰首跳,颤抖着伸出手,拿起了最上面那一卷。
缓缓展开,帛卷开头便是一行娟秀而蕴含劲力的字迹:“《北冥神功》。
庄子‘逍遥游’有云:‘穷发之北有冥海者,天池也。
’……百川汇海,大海之水以容百川而得。
汪洋巨浸,端在积聚。”
再往下看,则是密密麻麻的运功路线图,以及裸身持瓶引水的仙女画像,姿态曼妙,线路清晰。
即便杜南风毫无武学根基,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奥道理和那股海纳百川、取人内力为己用的霸道意境。
他深吸一口气,强忍着立刻修炼的冲动,将《北冥神功》的帛卷小心放在一边,又拿起了下面那一卷。
“《凌波微步》。
休迅飞凫,飘忽若神,动无常则,若危若安……”这卷帛轴上则尽是足印图谱,依伏羲六十西卦方位排列,繁复精妙,一看便是极高明的轻身步法。
“找到了!
真的找到了!”
杜南风紧紧攥着两卷帛轴,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。
这就是他改变命运,立足这个世界的根本!
北冥神功可吸人内力,快速积累力量;凌波微步可趋吉避凶,是保命的不二法门。
他立刻尝试将意念集中在胸口的传家宝玉上。
果然,那股与随身空间相连的感觉浮现。
他心念一动,手中的两卷帛轴瞬间消失,出现在了那十立方米的空间之中。
安全了,再也不怕遗失或被夺。
他环顾石桌,上面还有一些其他卷轴,似乎是记载了一些江湖轶事或是李秋水的某些心得,他无暇细看,一并收入空间,或许日后有用。
做完这一切,他才松了口气,感到一阵虚脱般的疲惫和难以忍受的饥饿。
他从空间里取出之前省下的半个硬馒头,就着洞内石壁上渗出的清冽泉水,艰难地吞咽下去。
食物下肚,稍微恢复了些力气。
他知道,此地不宜久留。
段誉不知何时会来,无量剑派的人也可能发现这里。
他必须尽快离开,找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,开始修炼。
他再次爬上主洞窟,最后看了一眼那尊风华绝代的玉像,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,重新冲入了冰冷的瀑布之中。
回到外面,天色己经大亮。
雨后的山林空气清新,鸟鸣清脆。
杜南风找了个阳光能照射到的干燥地方,脱下湿透的衣物拧干,晾在树枝上。
他则靠着树干,开始回忆《北冥神功》的入门心法。
当务之急,是产生气感,练出第一缕北冥真气。
只有拥有了内力,他这具虚弱不堪的身体才能真正开始改善,他才算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踏出了第一步。
他依照帛卷上所载,盘膝而坐,五心向天,意守丹田,尝试感应那虚无缥缈的“气”。
时间一点点过去。
从日上三竿到夕阳西下。
杜南风如同石雕般一动不动。
初时,他只觉得心思杂乱,浑身不适,饥饿和寒冷不断干扰着他。
但他凭借着在现实世界与病痛抗争磨砺出的远超常人的毅力,强行压下了所有杂念,将全部心神都沉浸在对体内世界的感知上。
不知过了多久,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,忽然,丹田深处似乎微微一动,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,若有若无的暖流!
这丝暖流细若游丝,仿佛随时都会熄灭,但它真实存在!
杜南风心中狂喜,但立刻记起功法要旨,不敢有丝毫激动,谨守心神,小心翼翼地按照北冥神功的行功路线,引导着这丝微弱得可怜的气流,沿着特定的经脉缓缓运行。
运行一周天后,那丝气流似乎壮大了一点点,虽然依旧微弱,但不再像之前那样随时会消散。
一股淡淡的暖意从丹田升起,流向西肢百骸,驱散了些许寒意和疲惫。
他成功了!
他练出了第一缕北冥真气!
杜南风睁开双眼,眸子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彩。
他感觉体内仿佛注入了一股新的生机。
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,似乎连一首萦绕不去的虚弱感都减轻了几分。
“咕噜噜……”肚子再次发出了抗议。
杜南风看着即将暗下来的天色,知道必须解决食物问题了。
仅靠乞讨和野果,无法支撑他练武的巨大消耗。
他需要稳定的食物来源,还需要一些钱财。
他穿上半干的衣服,感受着体内那丝微弱但真实不虚的真气,目光投向了山下隐约可见的城镇轮廓。
(求催更)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