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苗棚的事儿刚安定下来,秀兰又开始琢磨肥料的事儿。
虽然母亲给了她一些钱和碎银,可买完塑料布和竹子,剩下的钱己经不多了,根本不够买足够的肥料。
她想起县粮管所的仓库管理员老周,去年冬天她去县上换粮票的时候,跟老周聊过几句,老周人挺好的,说不定能帮上忙。
这天,秀兰揣着攒了半年的 20 进粮票,去了县粮管所。
粮管所的仓库里堆满了粮食,空气中弥漫着粮食的香味。
老周正在仓库里盘点粮食,看见秀兰进来,笑着说:“秀兰丫头,今天怎么有空来这儿?
是来换粮票的?”
秀兰笑着摇了摇头:“周叔,我不是来换粮票的,我是想跟您打听点事儿。
您知道哪儿能买到便宜点的肥料吗?
我承包了村里的荒坡,需要不少肥料,可手里的钱不够。”
老周放下手里的账本,想了想,说:“肥料啊,现在确实紧俏,价钱也贵。
不过,我这儿有本油印的《家庭副业指南》,里面不仅有养兔、养鸡的法子,还有自制肥料的配方,说不定能帮上你。”
秀兰眼睛一亮:“真的吗?
周叔,那这本书能卖给我吗?
我这儿有 20 斤粮票,您看够不够?”
老周笑着说:“跟你这丫头还谈什么卖不卖的,这书我留着也没用,你拿去吧。
粮票你也收着,以后有啥困难,再跟周叔说。”
秀兰接过《家庭副业指南》,心里激动得说不出话来:“周叔,谢谢您,您真是帮了我大忙了!”
老周摆了摆手:“客气啥,都是乡里乡亲的。
你这丫头有闯劲,好好干,将来肯定有出息。”
秀兰拿着《家庭副业指南》,像捧着宝贝一样,赶紧往家走。
路上,她路过县供销社,忍不住走了进去。
供销社的柜台里摆着各种商品,有布料、肥皂、盐巴,还有一些农具和肥料。
她走到肥料柜台前,看着上面的标签,心里又犯了难 —— 一斤尿素要抵两斤猪肉的价钱,一斤磷肥也不便宜。
这时,供销社的售货员李姐走了过来,笑着说:“秀兰,你又来了?
上次你买的塑料布好用吗?”
秀兰点了点头:“好用,谢谢您,李姐。
我就是来看看肥料,就是价钱太贵了,我买不起。”
李姐叹了口气:“现在啥东西不贵啊?
不过,你要是想省钱,也不是没办法。
我听说有些村里的社员,自己用农家肥发酵,效果也不错。
你不是有本《家庭副业指南》吗?
上面说不定有自制肥料的法子。”
秀兰眼前一亮:“对啊,我怎么没想到呢!
李姐,谢谢您提醒我。”
她又跟李姐聊了几句,了解了一些农家肥发酵的注意事项,然后才高高兴兴地回家了。
回到家,秀兰迫不及待地翻开《家庭副业指南》,里面的内容可真丰富,有养兔、养鸡、种药材的方法,还有自制肥料、农药的配方。
她翻到自制肥料的章节,仔细看了起来,里面写着用秸秆、杂草、人畜粪便发酵,就能制成优质的农家肥,不仅成本低,效果还比化肥好。
秀兰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建国和母亲。
建国高兴地说:“太好了!
咱村里有的是秸秆和杂草,人畜粪便也不少,咱这就开始做农家肥!”
母亲也笑着说:“这法子好,既省钱又环保,还能让地里的土更肥。”
第二天,秀兰和建国就开始收集秸秆、杂草和人畜粪便。
他们在西洼坡旁边挖了一个大坑,把收集来的东西倒进坑里,再撒上一些石灰,然后盖上土,让它们发酵。
每天,姐弟俩都会去看看发酵的情况,翻一翻肥料,确保发酵均匀。
半个月后,农家肥终于发酵好了。
打开土盖,一股浓郁的肥香味扑面而来。
秀兰和建国把农家肥运到承包地里,均匀地撒在田埂上。
看着肥沃的农家肥,秀兰仿佛看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。
除了自制农家肥,秀兰还按照《家庭副业指南》上的方法,种了一些绿肥作物。
她在承包地的边角上,种上了紫云英和苕子,这些作物不仅能改善土壤,还能作为饲料喂兔子。
秀兰看着《家庭副业指南》,心里充满了感激。
她知道,这本用粮票换来的 “宝贝”,不仅帮她解决了肥料的问题,还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致富的大门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