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文学天地!手机版

文学天地 > > 返乡拍非遗视频,我成了顶流博主(苏晚归苏晚归)热门网络小说_小说推荐完结返乡拍非遗视频,我成了顶流博主(苏晚归苏晚归)

返乡拍非遗视频,我成了顶流博主(苏晚归苏晚归)热门网络小说_小说推荐完结返乡拍非遗视频,我成了顶流博主(苏晚归苏晚归)

赵紫云 著

其它小说完结

《返乡拍非遗视频,我成了顶流博主》火爆上线啦!这本书耐看情感真挚,作者“赵紫云”的原创精品作,苏晚归苏晚归主人公,精彩内容选节:苏晚归带着一部旧手机回到云雾缭绕的深山老家时,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千万人追捧的顶流博主。 她只是想记录下奶奶那双布满老茧的手——如何将山间的竹篾编成会“呼吸”的箩筐,如何让失传的蓝草在布面上晕染出星河,如何用祖辈传下的土陶窑,烧出能映出月光的碗。 镜头里,晨露沾湿她的布鞋,炊烟缠着她的发梢,古老的手艺在她指尖苏醒,带着草木的清香与时光的温度。 起初只是无人问津的小众账号,直到那条“千年榫卯不用一钉,她在老宅搭出会开花的木架”的视频爆火,千万网友涌入她的主页: “这才是真正的东方美学!” “看她编竹篮,我能盯着看一天,感觉心都静了。” “原来奶奶说的‘老法子’,藏着这么多讲究……” 当城市里的人在快节奏中焦虑时,苏晚归的视频像一汪清泉,让他们看见非遗手艺里藏着的生活诗意。她没想过当顶流,却在记录传统的路上,让更多人重新爱上了这些差点被遗忘的“老宝贝”。

主角:苏晚归,苏晚归   更新:2025-10-04 14:13:39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苏晚归踩着青石板路往家走时,裤脚沾了不少草籽。

山里的雾还没散,像一层薄纱裹着连片的竹林,空气里飘着湿润的泥土味。

她肩上挎着的旧帆布包晃悠着,里面装着奶奶让带的新采的野核桃,还有那部屏幕裂了道缝的智能手机。

“晚丫头,慢着点!”

奶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带着点沙哑,“那竹篾尖得很,别划着手。”

苏晚归回头笑了笑,看见奶奶正坐在院门口的老槐树下,手里攥着根青黄相间的竹篾,手指翻飞间,原本散乱的篾条己经有了箩筐的雏形。

阳光透过雾霭洒下来,在奶奶银白的发丝上镀了层金边。

“知道啦奶奶,”她放下包,蹲到奶奶身边,“您这手艺,镇上的人都想学呢。”

奶奶哼了一声,眼角的皱纹挤成一朵花:“学啥?

现在谁还耐烦做这费力气的活计。

你爸当年要学,我还没教两句,他就嫌磨手,跑城里打工去了。”

苏晚归没接话,拿出手机对着奶奶的手。

镜头里,枯瘦的手指捏着竹篾,时而弯折,时而穿插,那些看似坚硬的篾条在她手里像有了生命,乖乖顺着纹路盘成圈。

她悄悄点开录制,背景里有鸟鸣,有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,还有奶奶偶尔哼起的、不成调的老曲子。

这是她回来的第三个月。

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做了半年新媒体,每天对着数据焦虑,首到奶奶摔了一跤,她才请了长假回山。

老家在山窝窝里,通电通水,就是网络时好时坏,但胜在清净。

“拍这干啥?”

奶奶瞥见手机,停下手里的活,“又不能当饭吃。”

“就记录一下嘛,”苏晚归笑着晃晃手机,“等您以后做不动了,我还能翻出来看看。”

她没说的是,前几天整理手机时,翻到自己拍的山间晨雾、奶奶晒的笋干、老屋墙上挂着的蓝染布,鬼使神差地剪了个小视频,发在了一个几乎没什么粉丝的账号上。

没想到第二天点开,竟有几十个赞,还有人评论:“这地方像世外桃源,奶奶的手艺好厉害!”

那一刻,她心里忽然动了下。

奶奶做的蓝染布,用的是山里的蓝草,采回来泡、捶、发酵,再一遍遍染,最后晒在竹竿上,蓝得像雨后的天空,带着草木的灵气;她烧的土陶,窑就在屋后的坡上,用的是本地的陶土,捏成碗碟,烧出来带着粗糙的肌理,盛上山里的野莓,好看得像幅画。

这些在山里稀松平常的东西,在城里人眼里,好像是稀罕物。

“奶奶,明天教我染布吧?”

苏晚归忽然说,“我想学着做。”

奶奶愣了下,随即笑了:“你这城里长大的丫头,哪吃得了这苦?

蓝草汁沾手上,好几天都洗不掉。”

“我不怕!”

苏晚归凑过去,帮奶奶扶着箩筐的边,“您教我,我拍下来,让更多人看看,咱这山窝里的老手艺,有多好。”

雾气渐渐散了,阳光穿过槐树叶,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
苏晚归看着奶奶重新低下头,手指在竹篾间灵活游走,忽然觉得,或许她不用急着回城里了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