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十分钟也很短,短到我根本没时间说我这周考试又前进了几名,换季了需要送点厚衣服,下周要开家长会...
只能在最后匆匆补一句:妈,我饭卡没钱了,能再充点吗?
然后,电话那头总会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。
和一句无可奈何的嗯。
接着又是那些听过无数遍的话:
我们省一点,你们在学校就能宽裕点,但千万别跟人攀比,咱没那条件。
杨婷婷,你是姐姐,要懂事,给弟弟带个好头,能不花的钱就别花。
直到很久以后,我才从亲戚那里偶然听说。
妈妈对他们说:杨婷婷每次打电话就是要钱,一点不关心我跟他爸。还说什么小棉袄,我看家成比她孝顺多了。
可是妈妈,弟弟一直在家门口上学。
你们的生活,他自然能更及时地参与,那也是作为子女本该做的。
而那十分钟的通话,被你们对生活的抱怨填得满满当当。
你们并没有给我留下关心你们的时间。
2
和妈妈的絮絮叨叨不同,我爸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。
他是个泥瓦匠,干的是最累的活。
每天回来,一身衣服都沾满了尘土和泥灰。
印象中,他从没抱怨过什么,只是常常佝偻着背,一边低低地咳嗽,一边从口袋里掏出叠得皱巴巴的钞票,沾着灰的手指一遍遍数过,然后默默递给我妈。
就连吃饭,他也总是只夹最便宜的那几样菜。
我一直觉得,妈妈或许更偏心弟弟,但爸爸心里是有我的。
以前每次开学前,他总会偷偷把我拉到一边,塞给我几十块钱,声音压得很低:拿着,在学校别苦着自己,该买的就买。
可今天,当我望向他的那一刻,他却把脸转开了。
沉默,已经是他给出的答案。
弟弟在一旁白了我一眼,插话道:姐,爸妈挣钱多不容易你不知道?家里刚还完房贷,又给咱俩交了学费,你张口就要一千五,让他们上哪儿去凑?
咱们都成年了,按理该往家里拿钱了,网上不都说女儿更体贴父母吗,怎么到你这就只会索取?
妈妈赞许地看了看弟弟,接着对我说:你弟弟是男孩子,平时花销肯定比你大,他都没喊不够,你怎么意见这么多?
当初我就不想让你跑那么远上学,家门口读个师范多好,我跟你爸还能照顾得到,是你非说好学校才有出路,现在又为了钱在这逼我们……
杨婷婷,你长大了,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。我跟你爸能力就这么大了。
报志愿的时候,爸妈确实希望我能选择本市的师范。
我的成绩可以报考公费师范生,学费全免,全额生活补助。
毕业后去乡镇学校工作,一辈子铁饭碗。
但我考了650分。
学校第一,全市第十。
我爸妈发动了七大姑八大姨一起来劝我。
女孩子稳稳当当的,当个老师多好啊。
你爸妈岁数大了,以后不就得指望你了吗?
女孩守家乡,男孩走四方,你弟弟都主动报考本市的学校,你得比他更懂事啊。
四面八方的声音如潮水一般将我淹没。
最新评论